据传,古代有一走方郎中,医术高明,方圆几十里很有名气。
有一天早上,走方郎中照例出门给百姓看病,他打开大门吓了一跳,只见当门趴着一只老虎。走方郎中心里非常害怕,轻声对老虎说:“虎啊虎,我是个好人,如果你要把我吃了,我也没办法;如果你要请我为你看病,那么就请进来。”老虎朝他点了点头,站起身往郎中家中走来。
走方郎中放下药箱弯下腰给老虎从头到尾检查后,查不出毛病,最后摸到老虎的喉咙口,他找到了病因,就对老虎说:“虎啊虎,你毛病出在喉咙口,我给你看病,但你千万不能把嘴咬拢来。”老虎边点头边张开嘴巴。走方郎中把手伸到老虎的喉咙一摸,摸到了撑住喉口的发钗(妇女扎头发的用具)。他心里明白,却说另一番话:“虎啊虎,我要把你喉咙口的东西拔出来,你要忍着点,千万别把嘴咬拢来。”老虎又点点头。走方郎中小心翼翼地把发钗拔了出来,接着把药送到喉咙口涂抹好,老虎马上觉得舒服了不少,心里很感激这位郎中。
老虎的病看好了,它住在郎中家里不肯走,1天、2天、3天……。走方郎中心想:不走就不走,只要它不出去惹事就好。到了第四天,走方郎中要出门,刚走到门口,老虎就从地上爬起来,跟在他后面。走方郎中心想:跟就跟吧。于是,他带了老虎给百姓看病。
看病的人见郎中来了都很高兴,但见郎中背后有一只大老虎,吓得惊呼:“老虎!老虎!”转身就逃。走方郎中见状大声喊住:“不要怕!不要怕!这只老虎是我家养的,它不吃人。”
从此以后,看病求医的人越来越多,有的生一点小病小痛也来看郎中,其实想来看看老虎。这样,走方郎中的名声越来越大,生意越来越兴隆。
某年寒冬下了几场大雪,走方郎中没法出门看病,老虎也难寻找食物,走方郎中买了各种各样的野货给老虎吃。按常规,往年年底要去收债,但有少数病家实在付不出,郎中也不计较。那年年底,老虎偷偷出去帮郎中讨债,百姓看见老虎来要债,吓得要死,哪家敢不还,连困难的人家东拼西凑借钱也把欠账还掉。老虎把讨债的钱带回郎中家,郎中知道后心想:老虎讨债,不顾情面,可能要惹出祸来。于是,他就挨家挨户上门关照欠债的人家,只有把煎过的药渣倒在家门口的走道上,老虎就不会再来讨债。因为走方郎中在家里早就对老虎叮嘱过,门前有药渣的人家,不欠药钱,用不着再讨。
从此以后,慢慢形成了一股风气“药渣要倒在走道上”。